南山区的心选碳水美食

「不靠谱声明」


  1.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继续往下看全文。

  2.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调查结果。


背景


作为一个在湖北和广东都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人,也不知道从何开始就特别喜欢吃各种碳水,特别是各式粉面、各种面包甜点等。


而且我特别喜欢尝试不同地方特色的食物或做法,而各地美食一般都离不开大量碳水,这可能就是人类原始的饮食偏好吧。


场景诉求


由于自己近十年多都是在深圳生活,除了少有的外出觅食的机会,大部分馋虫都需要在深圳解决,于是也一直在深圳寻找符合自己口味的各式碳水食物。


随着自己探店觅食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加上自己近几年的主要活动区域还是在南山,所以本期主要也都会关注在泛南山区的各式碳水为主。


为了保证自己的碳水美味补充诉求,我一般都会在每一个特定地区的碳水品类选一家店作为心选,每次馋这口就去那家店来保证体验。


限定条件


  1. 个人口味和喜好为主(重视食材和清淡),仅供参考

  2. 不太会考虑店家的环境或服务

  3. 不排除小店出品不稳定的情况


调查过程


因为是碳水美食寻觅,所以整个过程没有特别多可以介绍的,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一般是如何去寻觅对应的店家或事物的。


主要寻店方法和上一篇内容 「陌生地区如何觅食」的方法是差不多的,不过一般是先去目标食物的发源地去体验过后,再回居住地附近寻找水准相近的食店。


托千千万万深圳奋斗者的福,不乏也会有带着家乡美食过来深圳这里落地生根做生意的人们,让我这样的外来美食爱好者也能跟着吃上。


在知道对应美食的名字之后,就可以在 DP 这类 app 中进行关键字搜索啦,然后再根据评论等信息做一下初步筛选后,才去实地探店品尝。


经验告诉我,能经历时间洗礼的老店,地道的源产地家乡话等信息,能八九不离十的把食物用你期待的表达方式处理好后送到你眼前。


下面就把我在南山区试过觉得相对有代表性的碳水食物和店铺介绍给大家,每个类型我只会选一个相对最佳,方便自己也方便你。


调查结果


  • 遵义羊肉粉:学府路,虾子羊肉粉没有虾,地道的味道,屹立不倒的老店,久不吃就会想,店名 「花记遵义虾子羊肉粉 学府路老店」。

  • 广西螺蛳粉:南山大道,公认南山最佳螺蛳粉,就是那个味,老友粉也不错哦,店名 「状乡全聚福广西米粉 海润店」。


  • 汕头牛肉面:蛇口渔二村,牛筋丸,劲道的面条,店名 「汕头老牌牛肉面」。

  • 港式鲜虾云吞面:南头古城,弹牙的面,新鲜的虾,店名 「麦奀记忠记面家」。


  • 襄阳牛杂面:蛇口商乐街,红油汤,海带豆腐,爽滑的面,店名 「陈记襄阳牛杂面 蛇口店」

  • 河南烧饼:蛇口爱榕路,咸烧饼夹一切,店名 「叶记河南烩面馆」。


  • 桂林米粉:大新地铁站,锅烧卤粉,酸笋入魂,店名 「稻香轩桂林米粉」。

  • 客家腌云吞:蛇口四海宜家大厦,酸菜牛肉汤+腌云吞,客家人真会吃,店名 「新记客家味道」。


  • 揭阳粿条汤:蛇口,猪内脏的快乐,店名 「揭阳老五粿条汤」。

  • 长沙米粉:学府路,嗦粉也是吃码子,店名 「盛和品湖南手工米粉 任意店」。


  • 热干面:招商南路,武汉的味道,豆皮要早点来,店名 「李宜恒面馆」。

  • 电白鸭粥和化州捞粉:南头街,鸭子也可以白切,店名 「电白鸭粥店 老字号粤西风味」。


  • 潮汕打冷白粥:常兴路,老店大排档吃到装修为新店,打冷眼花,白粥绵密,砂锅粥惊喜,随便点吧,店名 「潮盛白粥 潮汕菜 南山店」。

  • 首选面包烘焙店:东滨路紫竹园,淡口选海盐卷,甜口选核桃玉桂,全部都好吃,想搬过去住,店名 「Snail Baking蜗牛烘焙」。



———————–

公众号:不靠谱调查员(ID:talkbuy)

小红书:不靠谱调查员


我说的都不靠谱,但如果你更不靠谱,那就随便了解一下啰~~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不靠谱的价值,说不定有惊喜呢~

———————–

假如你有更多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 ̄)~


↓↓ 点在看,手留余香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

过敏性鼻炎怎么办?

「不靠谱声明」


  1.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继续往下看全文。

  2.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调查结果。


背景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为了一个过敏性鼻炎患者,记得小时候完全不觉得自己的鼻子有什么异常,也不知道是因为年纪还是地域原因。


在一开始的时候只知道自己特别容易打喷嚏,很敏感,也不确定是什么原因,还是某次体验顺势检测了一下自己的过敏原,才发现是尘户螨 3 级过敏。


好家伙,怪不得一灰尘大就喷嚏不停,鼻涕止不住,特别是在各种换季的时候,鼻子会更敏感,纸巾离不了手。


场景诉求


过敏性鼻炎这个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是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于是一直在想办法治疗。


是不是也会在大街小巷看到各种鼻炎治疗馆,也不比治疗脱发的店少,相信这也是那种很普遍但很难根治的情况。


那么究竟有什么好的方法去治疗或控制过敏性鼻炎呢?


限定条件


  1. 尽可能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 不考虑副作用等风险大的方法

  3. 不考虑各种民间偏方


调查过程


最开始并没有想到直接去医院挂号看医生,总觉得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病痛,虽然不相信偏方,还是想去尽可能的搜寻一些信息,便于自己判断。


于是就去一些垂直的信息平台,比如丁香医生、默沙东医疗手册 等相对垂直靠谱的信源查询了一些相关信息,一方面了解一下病痛原理,也利于后续的判断和治疗。


这里强烈推荐一下 「默沙东诊疗手册」大众版,有独立 app,也可以直接搜索到网页版直接查看内容,内容非常的丰富严谨,还有各种配图,而且诊疗方案更新也及时。


说得夸张一点,大多数常见小病痛的病理解答让我恍惚觉得仿佛是医生在当面和我介绍以及讲解,当然这里强烈不建议通过手册自我诊断,该看医生还是看医生。


该手册主要是从更多更新的信源角度帮助咱们更靠近循证医学(应用最佳、最新的科学证据作出对患者的诊治决策)。


经过一系列的信息了解后,我尝试过一些鼻炎的喷雾,但是效果不稳定,甚至有的时候会越用喷嚏打得越多,越难受。(那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是过敏性鼻炎)


在后来听说了生理盐水洗鼻的方式,这种非药物性的治疗我会觉得更加自然,于是就很乐于尝试,买了喷雾型的洗鼻机,然后搭配从社康买的生理盐水。(清洗鼻粘膜用的那种就行)


大概隔天洗一次,最开始洗的时候挺不适应的,因为需要水从一个鼻孔进,然后从另外一个鼻孔或喉咙里流出来,完成整个鼻腔的深度清洗。


持续坚持一周后,确实鼻敏感的情况有显著好转,不会再那么频繁不适了。而且只要超过一周不洗鼻,就还是会复发,是个持久战。


后面通过体检知道自己的过敏原后,顺势就想通过正式医疗渠道解决,于是去三甲医院挂了号,结合医生提供的信息,还有默沙东医疗手册,了解到脱敏疗法。


脱敏治疗,是指过敏患者通过注射或舌下等给药途径反复接触过敏原,逐渐提高患者对该种变应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脱敏的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脱敏治疗的疗程很长(小一年),有效性也并非100%(医生说的是一半不到),影响治疗的效果的因素有很多,而且还会有副作用的情况,考虑后还是放弃了。


于是回到了坚持定期洗鼻的方案,平时一周一次,特别敏感的季节增加到一周两次,确实是效果比较可靠的方案。


另外就是我断断续续都有跑步的习惯,结合洗鼻貌似会有更佳的状态维护效果,于是我就继续保持一周至少一次洗鼻和一次跑步结合的方式了。


于是,对于过敏性鼻炎这种事儿,除了根治,可能还有一个更可行的方法,就是找到最好的方法与鼻炎和平相处。


调查结果


  1. 主要:生理盐水洗鼻,更推荐使用有雾化装置的洗鼻器,根据鼻炎症状调整洗鼻频次。

  2. 辅助:搭配有氧运动,推荐 跑步,让呼吸更顺畅,鼻子更通顺。

  3. 预防:搞清楚自己的过敏原,然后进行预防,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


———————–

公众号:不靠谱调查员(ID:talkbuy)

小红书:不靠谱调查员


我说的都不靠谱,但如果你更不靠谱,那就随便了解一下啰~~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不靠谱的价值,说不定有惊喜呢~

———————–

假如你有更多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 ̄)~


↓↓ 点在看,手留余香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

陌生地区如何觅食

「不靠谱声明」


  1.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继续往下看全文。

  2.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调查结果。


背景


相信大家都会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找食物的时候,比如出去旅游但没有做攻略(或者懒得做),比如在某个地方去出差,没有时间提前做准备或计划。


这时候我们当然可以把一切交给老天,随便走走看看,享受意外惊喜的乐趣,但我可能还是希望惊喜能比踩雷的次数占比能更多一些。


场景诉求


毕竟不是每一次想找吃的时候,都是做好了功课找了各种攻略的,在没有熟人也没有看攻略的情况下,怎么快速的有效的利用手边的信息源快速筛选好店呢?


在这种时候,咱们一般最快速的选择都是打开各种点评类 app 然后就开始看排行榜或者系统推荐的内容了。


但由于点评类应用也需要收入嘛,不可避免的被大部分网红店、商家推广等信息所淹没。


那我们想找一些更真实的推荐或评价怎么办呢?找本地人?但是不认识呀。问出租车司机,不一定每次对方都知道,又或者对方和你的口味不一样呢?


限定条件


  1. 考虑到数据量级以及个人习惯,本期就用DP作为例子和参考

  2. 食物 好吃/本地特色 优先级远大于环境

  3. 不排除仍然会踩雷的情况,但希望尽可能减少踩雷概率

  4. 仅考虑中国各地区的觅食场景


调查过程


首先如果你是想尽可能的像本地人一样享受本地的食物,那么你会需要先考虑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怎么选住的地方,就好像你玩游戏要选出生地一样,很重要。


那么既然从如何更加像本地人出发一样去探索美食或乐趣,那么住的地方尽可能的选在居民区而不是大型的商业广场可能才是更好的选择,不然你大概率会被淹没在各种连锁店或网红店之中(毕竟人家的选址逻辑就是如此)。


既然凡事都从头开始,另外一个稍微值得花一些时间的方法可能就是去逛一逛菜市场,一般居民区附近不远也会有菜市场,去干什么呢,感受一下当地的时令食材、特色食材是什么,从源头抓起。


比如什么新鲜上市的本地特色蔬菜、家禽或海鲜呀,这样到你去觅食的时候也会更清晰的知道点菜该怎么点,以及也可能通过特色食材作为店名关键字去帮助你寻觅对应的食肆。


然后,在DP上,我一般都不直接避免去星级评分是 4.8 ~ 5.0 的店,理由嘛都懂的,怕什么里面就会有什么。


所以我们需要用一定的策略去使用DP,那么第一个可以考虑的策略就是在检索附近美食的时候,先把 「多年老店」选上,经历过时间考验的店才是本地人认可的店。


然后就是再通过星级评分做一个初筛,先大概过滤一下 3.7以下 或 4.3以上,因为 3.7 以下可能在环境或卫生上会有踩雷的可能性较大,4.3 以上呢还是会有各种不可抗力的存在概率。


当然这个这个分数区间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节,但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取 3.8~4.4 左右的分数,然后去结合一些本地特色属性强弱来做筛选。


这时候再去看看店下面的评价,如果你看到一些 「我从小就在这吃」、 「我每年回家都要先在这吃一顿再回家」这样的评价,那么就代表了本地人的认可了。


当然这类本地人认可的店,一般也主要关注小吃、小炒、大排档类型的店,以上筛选逻辑才比较正确。


然后就是可以重点看看这些店的推荐菜,如果在推荐菜中有一些比较有趣、特色的名字,或者特别的食材,可能是值得一试的。


因为在很多地方如果更重视食材,可能会用一些更加原生态的方式去处理这些食材,所谓吃食材的本味,所谓的 「不精致」,往往这些才是更值得一试的存在。


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陌生地方也会尝试用类似 「即刻」这样的社交 app 的 「附近」功能,然后在里面可能也会看到一些非本地人的探店分享,当然要通过内容自行筛选,我主要是用来避雷的。


保持一颗发现美好的心,细致观察,会给你带来小惊喜~~


调查结果


  1. 住哪:尽量选择居民区附近,避免商业中心。

  2. 去哪找:菜市场、本地超市都可以逛,发掘时令和特有的食材。

  3. 筛选店铺:「多年老店」、评分 3.8 ~ 4.4 之间的店铺(酌情微调)、小炒、大排档。

  4. 筛选评论:本地人评论,如「我从小就在这吃」。

  5. 筛选推荐菜:特别的食材、特别的菜名、原生态做法等。


———————–

公众号:不靠谱调查员(ID:talkbuy)

小红书:不靠谱调查员


我说的都不靠谱,但如果你更不靠谱,那就随便了解一下啰~~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不靠谱的价值,说不定有惊喜呢~

———————–

假如你有更多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 ̄)~


↓↓ 点在看,手留余香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

常用锅具的选择参考(南方家庭)

「不靠谱声明」


  1.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继续往下看全文。

  2.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调查结果。


背景


有了厨房就需要有配套的各种锅具,厨房空间总是不够大不够用的,那怎么选择常用锅具才能相对用比较少的种类就覆盖绝大多数的家庭使用场景呢。


在本人尝试过各种品牌和渠道,踩了很多很多坑后(进口的、手工的、社交平台种草等等),逐步总结了一套常用锅具选购和使用逻辑,一直沿用至今。


场景诉求


南方家庭的日常做饭场景中,都需要哪些类型的工具呢?选择什么价位什么品牌比较省心?需要哪些维护或保养操作?是否通过锅具的有效使用来增加食物的好吃程度?是不是最新的技术就是最好的?


首选,如果是最小化选择,我们需要哪些锅?可煎炒不粘锅,电饭煲,压力锅,微波炉,蒸锅,烤箱?


限定条件


  1. 能用1个锅解决的就不买2个,除非有质的提升

  2. 如果加钱能买来体验和品质的提升就会加(预算范围内)

  3. 场景更加适合广东地区的日常煮食


调查过程


对于锅具,一般来说,专锅专用是比较好的选择,正所谓术业有专攻,特别是每天都要用的高频场景,就尽量不要选择各种多合一的产品了,但是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场景来做调整。


首先,对于厨房用品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产品,我自己秉持的还是优先考虑 老字号/大品牌 的初筛逻辑,毕竟经历了时间的磨练和证明,至少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接受挑战的。


但本着信息最大化收集的调查习惯,我还是去各大社区/论坛(知乎、什么值得买等)翻了一大堆帖子,用的关键字就是我需要去选购的锅的种类,比如中式炒锅,不锈钢炒锅。


这里介绍一下如何从各大社区/论坛的内容中尽可能的筛选出明显恰饭或不够可靠的推荐:


  1. 注意看是否有明显的带货链接,不是说恰饭不对,但还是综合参考。

  2. 稍微浏览一下发帖人的历史内容,看看是否是一个相对靠谱的推荐人,比如如果这个人本来就一直在尝试和研究炒锅,发过很多类似内容,那就比较可信了。

  3. 有很多人会在评论中推荐另外一个牌子或产品,比如什么便宜又大碗的平替之类,这时候需要警惕识别,莫要轻信。


同样来到购买渠道的选择这一块,我还是会默认采用如下购买优先级:「JD 自营」 >  「天猫自营」 >  「PDD 百亿补贴」 >  「淘宝旗舰店」。


价格差距不大的情况优先考虑 JD 自营来保障售后,差别较大则价格优先。

回来说说在具体锅具的挑选和尝试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考虑。


先说说炒锅,对于一个中国家庭,炒锅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小时候家里一般肯定都有一个大铁锅,但是随着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变化,以及为了方便,不粘锅进入了千家万户。


所以最开始我也一直是尝试使用有不沾涂层的中式炒锅,而且尝试过各种品牌、价位的锅,但是最后都会发现,只要你在日常使用,明明自己已经很注意了,比如不能空烧,不能用铁铲,不能用坚硬的锅刷等等。


基本上 2 年左右,越用越粘,这个锅就变成了 「中式粘锅」。


经过一番折腾尝试,最终我选择了 「纯铁炒锅」+ 「平底不粘锅」的解决方案,选择比较大的铁锅来做日常爆炒等场景,当然还是需要适当的养锅(喂油)。一些煎鱼煎蛋或偷懒等场景就直接用平底不粘锅解决了。


这个纯铁炒锅基本上是传统那种越用越好用的类型,而平底不粘锅就直接选择百元级别国产大品牌的入门款,每年涂层不好用后直接换新的,保证使用体验。


在来到电饭煲和压力锅环节,在经历过了 「日本进口电饭煲」和各种电压力锅的调查和研究后,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场景需要,最后我选择了直接用 「压力电饭煲」同时解决煮饭和煲汤这两个场景的诉求。


因为完全可以做到先煲汤,完成后把汤倒出来后,再煮饭即可,不需要用2个煲,而且还节省了存放空间。


再就是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微波炉了,这里不多说,在方便程度上微波炉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你也会想到烤箱,但大部分很忙碌的现代家庭烤箱使用率还是太低了,所以我这选择的是一款带有简单烘烤功能的大功率微波炉。


对于微波炉,就再多说2点,微波炉辐射没有多大(考虑到使用时长可能手机更大),微波炉加热没有不健康(如果怕水分流失或汁液飞溅也可以用可微波的保鲜膜盖住开孔加热)


如果确实想要一个烤箱来做一些料理,那么可以还是可以考虑蒸烤箱的,同时可以解决烤箱和蒸箱的场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使用率了。


另外就是蒸锅和汤锅了,这里建议直接上复合多层蒸锅,可以同时解决蒸煮的需求,毕竟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蒸还是更健康的烹调方式呀。


这厨房小家电我也都会去关注小米生态链的对应产品,比如微波炉、电磁炉、烤箱等等,预算范围在数百元级别,如果小米米家有推出对应的产品,那么大概率都是不错的性价比选择(结合自己的试用经验以及对小米家电产品的出品逻辑的理解)。


调查结果


  1. 纯铁炒锅:COOK-PAL 吉川无涂层纯铁炒锅 33cm,升温快、抗生锈处理、有导流口 。


  2. 电饭煲/压力锅:松下 5L 家用 IH 智能变频备长炭厚斧压力电饭煲 SR-PE501-S,变频加热、煮饭好吃、煲汤快。

    1. Q弹模式煮饭超棒,快速加压煲汤,更快软烂,拆洗方便,整体质感也很棒。


  3. 微波炉/烤箱:米家 小米智能微烤一体机 23L,微波烧烤双模式、分类解冻。


  4. 平底不粘锅:苏泊尔 平底不粘锅红点聚油底 28cm EJ28HAP11,红点控温,聚油防凸底。

    1. 锅铲:知吾煮 硅胶锅铲

    2. 不粘涂层使用1~2年就不行是正常情况,年抛吧~


  5. 蒸锅:双喜 32cm 蒸锅家用三层加厚复合底 304 不锈钢

    1. 大小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即可,32cm 可是超大的,可蒸很大条的鱼。


———————–

公众号:不靠谱调查员(ID:talkbuy)

小红书:不靠谱调查员


我说的都不靠谱,但如果你更不靠谱,那就随便了解一下啰~~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不靠谱的价值,说不定有惊喜呢~

———————–

假如你有更多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 ̄)~


↓↓ 点在看,手留余香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

如何选购略好一丢丢的日常水果

「不靠谱声明」


  •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继续往下看全文。

  •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就是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调查结果。


背景


作为一个大部分时间在工作的深圳打工人,平时比较多吃水果的时间还是晚上回到家或周末,所以一般都是通过网购或水果店的方式进行选购。


在尝试过很多种不同的渠道和选购方式,踩了很多很多的坑后(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上各式种草无处不在,总能触达到),开始尝试使用一些让自己更加省事儿省时间的方式来挑选和购买水果,毕竟吃还是要吃的。


场景诉求


居家的日常水果采购,怎么样可以买到品种产地质量好一点的水果?价格也不至于太夸张?水果耗损不要太大?可以基本解决一整年不同时节的水果需要?还要有一定的新品尝试的可能?


限定条件


  1. 尽可能少一点的额外质量判断,接近于无脑跟,少一点耗损

  2. 我是柑橘类水果爱好者,可能会有倾向性

  3. 由于在广东待了比较长的时间,我倾向于 「不时不食」


调查过程


对于水果来说,品种和产地基本是最重要的,决定了一个水果好吃与否。


按照个人习惯,还是去稍微翻查了一下 「知乎」、「什么值得买」甚至是 「即刻」上的相关内容,最大的一个发现就是一个名为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查询系统 http://www.anluyun.com/」的网站。


主要逻辑就是由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为你背书,可以在其中搜索任何你喜欢的水果种类,然后网站会告诉你分别有哪些产品和品种是得到了农业部认可的。


恭喜你,现在你拥有了国家级的水果品种和产地发现工具。


现在水果品种和产地信息有了,下一步是购买。


由于我自己是 JD 的 Plus 会员,所以默认尝试了 JD 自营的水果采购来源,简述一下,价格略高,但质量一般都比较有保障。


且收货后所有的质量问题都可以立即在线申诉退款(基本可以做到和百果园类似的服务),但我不确定非会员的服务是否一致。


但 JD 也会受批次或仓储影响质量,特别是在对应水果上市的末期,特别是大力促销的时候质量问题会偏多。


所以我又尝试里线下百果园直接购买,同样简述一下,价格很高,但质量有保障,所见即所得,回家吃了不满意也能退钱,但品种相对有限,线下购买也比较麻烦(选择外卖的话质量更不可控一些),性价比还是差了点。


如果你生活半径有盒马,恭喜你,这也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价格适中,质量不错,所见即所得,外卖品控也还不错,最重要的是盒马的水果选品的品味还挺在线,适合无脑跟。


这里也顺便说一下PDD,其实如果你已经有比较心仪的水果品种和产地,并且清楚的了解对应水果的上市时间,那么去PDD找一个有百亿补贴或者出货量还不错的店下单购买,可能也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另外,也介绍一个叫 「网上农博」的 app,貌似是由浙江省农业厅和淘宝合作助农的平台,上面会根据浙江省的不同地方的特产来推荐各种农产品,值得发现和尝试。


调查结果


「买什么:听农业部的,去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信息查询系统」找找看。


「什么时间吃什么:关注 「时令」标签,如果想知道一整年的时间表,可在 「知乎」搜索 「2022年应季水果购买推荐」看看 「全国优质产区水果时间表」。


「从哪买:盒马(搜索 「时令」) > JD水果自营 > 百果园 > PDD > 各种社区团购


「个人常购水果推荐:蒲江春见粑粑柑(12月~2月),蒲江不知火丑柑(2月下旬~5月下旬),湖北秭归伦晚脐橙(4月~5月),梅县金柚,庆元甜橘柚,福建平和三红柚(9月~11月),盒马秘鲁青提,爱媛果冻橙38号,爱媛28号象山红。


———————–

公众号:不靠谱调查员(ID:talkbuy)

小红书:不靠谱调查员

我说的都不靠谱,但如果你更不靠谱,那就随便了解一下啰~~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你将感受到不靠谱的价值,说不定有惊喜呢~

———————–

假如你有更多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让更多人受益。(~ ̄▽ ̄)~


 ↓↓点在看,手留余香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

不靠谱调查员的由来

为什么会重新开始写,未来主要会写的内容是什么呢?

大家好久不见,公众号荒废已久,近来觉得自己还是应该输出些什么,主要是因为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工作本身仍然在大量输出外,其它地方的输出基本停滞了,这不是一个好的事情,既然如此,那就从写点什么开始吧,既然要写就还是希望可以写点有价值的东西,而且尽可能泛一些,不仅仅是工作。


想到自己平时为了保证可以在工作之外尽可能的少花时间,所以在生活运动上的很多工具物品选择上用一些方法倒逼自己快速做出相对最佳选择,拒绝纠结(因为纠结会浪费大量时间),那么就干脆从这些角度出发,把自己过去做过的各种购买决策调查,选择决策调查的过程、思路,当然最主要的是我的选择结果分享出来,希望能给同样没有时间,或者不想花时间的大家省省事儿。


为什么改名「不靠谱调查员」

既然是基于有限时间内的有限调查,而且信息源和调查方式也是根据个人喜好和习惯,那么肯定就不是什么全网最佳,或者什么特别好的结果,如果大家自己多花时间和精力,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所以我这只是一个不靠谱的选择或结果,仅供参考。


另外近期以来一直在追的一个动漫番是 「进击的巨人」,个人非常喜欢里面的 「调查兵团」,这是我看到的各种动漫中第一个把 「调查」二字重新定义的团体,印象非常深刻。我不想讨论结论,就让我停留在团长还在的过去吧( ̄ω ̄=)。


于是,那就是简单称之为 「不靠谱调查员」好了,也希望未来不靠谱调查的范围可以越来越大,也会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


今天是第一篇,那么就直接来个简单直接、直达主题的不靠谱调查开个头:


本期不靠谱调查 – 网球运动怎么进行?装备买什么?


「不靠谱声明」

  1. 假如你想花 5 分钟了解一下我的调查决策逻辑,请往下看全文。

  2. 假如你很忙且很想促进社会发展(懒),请直接翻到文末,查看给出的调查结果。


背景:近来在读一些书、听一些播客的时候,不知怎么的就种草了网球,加上最近一直想给自己新增一些可持续又多一点趣味性的运动项目,希望可以对自我健康管理有一些促进作用,于是就是决定开始投入网球活动。

场景诉求:新手网球装备怎么选?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呢?怎么让自己可以坚持投入?

限定条件

  1. 尽可能少,只挑必要的

  2. 尽可能用的时间长一些,不要学习进阶后又要换


调查过程概述

按照个人习惯,还是去稍微翻查了一下 「知乎」和 「什么值得买」的相关内容,看了一堆牌子、参数、描述,差不多20分钟后,开始主动拉回主线,快速确定了关键点和选择逻辑,强迫自己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取舍,逐一确定的对应的选择。


自己随便玩玩,还是找一个专业教练,在考虑了自己童年自己乱玩乒乓球的经历以及参考一些种草信息来源,让我觉得哪怕只是为了增加运动投入可持续性,找专业教练都是最好的选择。怎么找呢,先点评或地图上搜寻工作地点附近的网球场,然后去现场找到教练(这样是为了确保可以亲眼看到教练,获得更多的信息来帮助挑选,同时也可以参考前往场地的通勤耗时等)。


网球装备取舍逻辑,网球拍看起来是一个需要有稳定手感的关键部分,而且值得投入;网球鞋原本我是没打算投入的,但场地的摩擦和实际运动中对鞋子的磨损直接把我的普通运动鞋带走了(鞋底直接磨掉了),这让我不得不去物色网球鞋了。


调查结果

  1. 找一个网球教练:想要真的开始并且坚持,一定要找专业的人来教,保证可持续并减少弯路,这里最重要的是务必离你的工作或生活地足够近!足够近!足够近。

  2. 网球拍:BABOLAT(百宝力)PURE DRIVE 101334/5 300g,李娜同款,业界经典不出错(可以满足从初学者打到高阶的需要)。

  3. 网球鞋:迪卡侬 ARTENGO 休闲网球鞋 IVE1,满足网球初中期需要,还能适应轻度跑步、日常穿着搭配所需,价格适中。

  4. 网球袜:注意厚底耐磨,避免脚底起泡。


假如你有不同的信息或经验,请在评论区慷慨分享~相信会帮助到更多人。(~ ̄▽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不靠谱调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