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iOS下的 KIK的逆袭,一周内爆炸增长150W用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继各大IT企业抢占用户PC桌面之后,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开始发现,手机是比PC端更加有吸引力的可占领端, 而手机里,又已可以读取用户通讯录的应用为占领的王道。那么这门生意,这个需求,该怎么抓呢,来自mobile2.0,介绍如下:
2010年的移动互联网太火了,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App Store、Android等一系列关键词充斥了各大科技媒体的主页。而在这个所谓的“移动互联网”概念下,很多人对通讯录的觊觎也愈发强烈。但到底该怎么利用通讯录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我想很多人并没有想清楚。
很多人说Kik的出现是一场革命,因为用户暴涨、因为极致简单。还因为跨平台和跨运营商。跨运营商不是不涉及运营商,而是指不涉及运营商的选择!
为什么要提跨运营商?因为这是移动互联网人最希望也最愿意看到的。运营商做好你的管道就好,其它的业务和服务交给开发者们,这也是为什么移动互联网项目层出不穷的原因之一,App Store的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而跨平台就更不用多说了,至少在短期内多智能平台繁多的现状是大家必须接受的。
回到通讯录这个问题上。很多移动互联网从业者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这也就意味着网络身份和真实身份将愈发重合。而在这个重合的过程中,手机通讯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控制住手机通讯录,谁将在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占领制高点。即便在短期内做通讯录的“生意”可能赚不到钱,但至少方向是对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YY基于通讯录的真实关系SNS、基于通讯录的IM,基于通讯录各种应用的原因。
为了证明这样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首先需要理清通讯录到底是啥,有什么作用,然后再看看国内在这个“生意”上的从业者们的玩法,最后才能得到结论。
问题一:到底什么是通讯录?
将通讯录的概念限定在手机端,或者说移动互联网这个范围内的话,其概念就是“记录你的联系人的手机和电话号码、Email、QQ、MSN、通信地址等通讯录信息的一个功能”。简单理解通讯录上记录的信息就是人与其所对应的联系方式。核心关键点就2个:一个是人,一个是联系方式。而在联系方式中,手机号码是第一优先级,而QQ和Mail不能取代号码的原因就是其不能“永远在线”、不能“即时回复”。
其实这问题很简单,QQ信息可以不看,但电话记录是不能不看的,即便很多哥们天天手机挂着QQ。不过你敢指望你所有的朋友都在用QQ联系你么?但是反过来看,通讯录的存在加上电话和短信本质就是IM,核心都是3个要素:人、联系方式和交流。
问题二:通讯录其核心是什么?以及它的作用?
通讯录的核心是信息,同时所有的通讯录信息都代表了你在社会上的关系,所以通讯录天然的和SNS有着关联(很多相关项目忽悠投资人就是这么说的)。而记录信息的最直接目的是为了可以联系到对方,联系方式在手机端最直接的应用就是打电话和发短信。
最后一个问题:哪些应用知道你的通讯录?或者说谁可能知道?
1、通讯录同步/备份软件(火种、友录、蜡笔、有贝等)
2、短信增强软件(爱短信+爱拨号、ET短信等)
3、IM(QQ、飞信、米聊、速聊、个信等),其中飞信仅限移动用户,米聊和速聊模仿Kik,而Kik的官网对自己的定义是IM。
4、传统SNS(开心、人人等)
5、PC端手机管理软件(91手机助手、豌豆荚、魔乐等)
那既然这么多人知道我的通讯录,那么他们如何操作的呢?
第一类:通讯录同步软件
这是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一类移动互联网应用,这类项目可以用刚性需求来形容。即便我们现在看到的应用可能功能仅仅是同步和排序优化等,但在未来,这类项目基本上都会向SNS这个方向上转。目前火种已经有这个苗头了,再来看蜡笔的界面,那简直就是一个微博页面。(在Android系统上,很多人会说Gmail直接就可以将通讯录同步了,也很方便。但我想说的是在国内这个环境下,你不可能指望所有用户都用Gmail,就好比你不能指望所有Android用户都在官方Market下软件,不能指望用户不用QQ而用Gtalk一样。)
第二类:短信增强关类软件
Symbian平台天生的缺陷给了很多创业者机会,功能增强就是一类,其中尤以短信增强为甚。大家比较熟悉的爱短信就是这一领域的领先者。此类应用和Kik类似的地方都是从短信来切入通讯录,而短信又天生的和通讯录有联系。爱短信系列的另外一款产品是爱拨号,其实本质上就是通讯录的功能。而看爱短信官网(现在应该叫觅我信息),其同样是想向SNS概念上靠的。
第三类:IM
Kik出现后,国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QQ和飞信,即便技术原理上差别很大,外观设计上差别很大,用户交互上差别很大,但这类应用本质上都是IM。也就在这周,国内模仿Kik的米聊和速聊也先后上线测试。(PS:某群里哥们感叹:“要是我有这样执行力的移动项目团队该有多好!”)
掰开了说,首先是QQ。QQ现在已经有了QQ同步助手(类似蜡笔)和QQ通讯录(类似友录),说实话我都怕QQ内部项目组会有争斗。这两款应用其实都是瞄着通讯录去的,尤其是11月11号才出的QQ通讯录。这也沿袭了QQ一贯的作风!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人在QQ上都已经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尤其是电话号码添加上去了。设想下如果某天你发现你电话通讯录上所有联系人的QQ上都有写电话,那将多么可怕!同时,另外一种说法是腾讯早已通过好友间的备注等关联信息将几乎所有QQ用户实名制化。
再来看飞信,其实乍看到Kik,我第一个反应是如果飞信这么干……,会怎么样?在Mobile 2.0 Family群组里也有兄弟讨论了这一话题,摘抄几段话:
1、Kik和飞信从Push机制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飞信就现在机型分布来说,照搬kik有难度。飞信能做的,kik做不了;但kik能做的,飞信也能做。
2、Kik是即时通讯+跨平台,如果我注册飞信后,(经过我的允许后)飞信能够读取我的手机地址簿,并把那些正在使用飞信的人告诉我,我一定会很高兴的。
至于最近才推出的米聊和速聊,我在佩服其团队执行力的同时是对项目前景的一些担忧。
第四类:SNS
网络SNS到真实关系的SNS,其实我觉得是个悖论,本身的划分就存在界限不清的问题。和IM类似,人人网的好友资料中多数也是有手机号码的,我想人人网也就没必要在其手机客户端上再扫一遍你的通讯录列表了,因为你在人人网上的关系已经存在,并且足够“丰满”。
反面案例就是UC乐园,它扫你通讯录就是因为它不够“丰满”,结果就被曝光隐私问题,有点尴尬。
第五类:PC端手机管理软件
很多人说iPhone的成功第一个要感谢App Store,第二个就是iTunes。在目前这个时点,绝大多数用户的“计算核心”还是PC机,很多管理工作是需要PC控制手机完成的,所以在Android领域我们看到了91、豌豆荚和魔乐。但通讯录只是这类应用所有功能中的一环,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此不详细展开了。
以上应用基本上是现在我们看得到的涉及通讯录的应用了,没有什么结论。因为谁也不确定在通讯录这东西上是否会出现第二个Facebook,第二个Twitter。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以后会有越来越多应用和通讯录紧密关联。
写在最后
说到移动互联网就不能不说iPhone 4,我不知道有多少兄弟看过国内的iPhone 4的电视广告,没看过的可以搜索下。所有的广告都在宣传iPhone 4一个功能——Facetime,这是为点啥呢?和Kik一样,跨运营商,甚至跨终端!
那这和通讯录又有神马关系呢?因为Facetime是和手机号绑定的!设想下,如果你身边所有的人都用Facetime……管你什么制式的SIM卡、管你什么2G/3G,管你什么运营商?只要有网络,你就可以打电话!只要你有摄像头,就可以视频通话!那时候要电话做鸟,Touch就够了把?
嗯!恭喜你,答对了!乔老爷子也是这么想的!